- 手机:
- 电话:
- 邮箱:
- 地址:
为“限高”人员买高铁票: “黄牛”称有“内部渠道”
他口中的“生意”,是为被法院限制高消费(简称“限高”)的人员订高铁票和飞机票。
法院的“限制消费令”在这些“黄牛”的操作下成为“一纸空文”。不过,暴利之下,也有“黄牛”称,最近风声变紧,有客户过安检被发现后带走。
根据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及有关消费的若干规定》,“限高”举措包括限制乘坐飞机、列车软卧、轮船二等以上舱位,限制乘坐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、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等。
这一强制执行手段起到了一定的效果,多地披露的案例中,被限高人员因为出行受限而主动还债。
澎湃新闻记者近日加入多个“失信限高人员互助交流”QQ群,其中有用户称自己作为股东没钱为公司偿还债务而被“限高”,也有多位用户称因借贷逾期被“限高”。这些“限高”人员,均对“出行限制”充满了担忧,以至于群中不时有人咨询“限高”人员如何乘坐高铁或飞机,也有人打出广告称可以解决出行受限问题。
事实上,突破法院的限高令订机票和高铁票已成为一门生意。
2021年1月上旬,澎湃新闻记者连日调查发现,网上活跃着诸多“黄牛”,他们活跃在QQ、百度贴吧、微博、豆瓣和微信公众号等互联网角落,甚至开了淘宝网店,专为“限高”人员订高铁票和机票。
“巍巍车管家订票”就是其一。他将自己为“限高”人员提供订票出行的服务搬上了淘宝。他经营的两家网店的封面图,均系用线条勾勒出的轿车外型,再加上“巍巍车管家”几个字,未挂商品或服务。而店铺下方上百条的用户好评中,不少用户评论商家出票真实可靠。“两年没坐过飞机了,开始还不信,来回往返都成功了,现在彻底信了;亲自体验,北京大兴机场到海口,完全没问题。”
该“巍巍车管家”客服的微信朋友圈,几乎每天都会发布声称为“限高”人员订票并顺利出行的图文,出行地包括海口、重庆、三亚、南京、北京等。
“巍巍车管家”客服提醒,出行当天,刷身份证在机器上取报销凭证,然后“身份证+凭证”,走人工通道过安检。“过不了,损失是我的,别刷机器,会显示你的身份信息有问题,被发现。”
根据该车票订单号,澎湃新闻致电12306客服。客服查询后告诉记者,“巍巍车管家”所订购的高铁票显示购票成功,是正常状态的车票,出行时核验身份证和刷票即可进站。对于为何这位“限高”人员能正常订票,客服表示也不清楚。
澎湃新闻记者另外加入了一个名为“失信人黑名单限高机票高铁预订”的QQ群,群内显示有205人。群主“彩乐假期”称,可为“限高”人员解决出行问题,私信其身份证号、出行日期、航班班次或高铁车次即可。
澎湃新闻记者将一名从2018年至2020年因合同纠纷案被法院多次发出限制消费令的“限高”人员信息提供给“彩乐假期”,并随机选择2021年1月20日杭州东至上海虹桥的一趟高铁一等座,将117元车费和300元手续费支付给对方。1个小时后,“彩乐假期”将记者指定车次的高铁出票单发过来,包含车次、电子票号、订单号、座位号、出行人、身份证号等信息。
12306客服在查询订单信息后表示,这张高铁票购买成功,可以出行。不过,澎湃新闻记者在12306上实测发现,用该“限高”人员信息订票时显示“出票失败”,该“限高”人员被法院依法限制高消费,限制乘坐G字头列车。
“彩乐假期”同样提醒,不能走机器安检,否则会被机器发现“限高”,需要走人工通道过安检。
“原本赚你100元,现在只赚你50元,找上家订的票。”“彩乐假期”给记者出示了一张和他的订票“上家”联系订票的微信聊天截图。图中,他将记者提供给他的“限高”信息发给对方,并转账317元,对方告诉他,身份证出高铁票成本涨了,“彩乐假期”又转给对方50元。